17/02/2025
自适应重用如何重塑欧洲新兴市场数据中心的增长
作者:理查德·巴蒂,柯里布朗律师事务所总监
在日益数字化的世界的推动下,数据中心行业正蓬勃发展。但在欧洲最发达的数据中心枢纽——法兰克福、伦敦、阿姆斯特丹、巴黎和都柏林——压力开始显现。空间稀缺,电网不堪重负,监管机构也在收紧管控。
为了寻求新的机遇,开发商们正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例如米兰、柏林、华沙和马德里等城市。欧洲数据中心市场蓬勃发展,其吸引力在于成本更低、政府激励措施以及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然而,这些市场也存在诸多挑战:不熟悉的法律框架、分散的供应链以及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于关注这些市场的开发商而言,挑战与机遇同样真实存在。
这正是适应性再利用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
重塑的理由
适应性再利用——即将现有建筑改造用于新用途——并非新概念。我们已经看到,城市改造中,旧工厂和仓库被改造成创意空间或豪华公寓。但它在数据中心领域的潜力,尤其是在发展中市场,才刚刚开始显现。
逻辑很简单:在土地征用和新建成本高昂或流程复杂的地区,为什么不改造现有设施呢?仓库、工业用地和空置的商业地产通常具备容纳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所需的结构完整性、空间和可用电力。
以米兰为例,这座拥有辉煌工业历史的城市,其废弃的工厂见证了昔日制造业的鼎盛时期,如今已成为建设边缘计算中心的理想场所。华沙未充分利用的苏联时期建筑也提供了类似的机遇,而马德里闲置的物流中心则位于重要交通枢纽的交汇处。
可持续优势
除了实用性之外,适应性再利用也与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完美契合——可持续发展正日益成为各行各业商业决策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数据中心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其建设过程也会造成大量的碳排放。
据业内人士估计,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可减少高达75%的隐含碳排放。这对于渴望吸引外资并同时保持环保形象的发展中市场政府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意味着减少碳排放。数据中心可以利用废热回收,将多余的热量输送到附近的住宅、学校或企业。这在米兰、华沙或苏黎世等气候较冷的地区尤其有利。
当数据中心靠近需要供暖的建筑物时,这种方法效果最佳。改造后的建筑是理想的选择。这样一来,原本的运营副产品就变成了宝贵的社区资产。
例如,在挪威,一个数据中心为数千户家庭供暖;而在日本,另一个数据中心则利用废热养殖鳗鱼和种植蘑菇。
未来的挑战
当然,这并非一帆风顺。适应性再利用项目面临着诸多复杂问题,尤其是在欧洲新兴市场,那里的数据中心监管环境可能十分复杂。既要保护建筑遗产,又要满足现代数据中心的需求——例如冷却系统和备用电源——这需要与地方当局进行周密的规划和协商。
然而,对于开发商而言,这些挑战并非不可克服。为了以较低的前期投资和较短的开发周期进入高增长市场,这些挑战所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
重新定义数据中心增长
适应性再利用不仅为开发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更带来了重塑公众对数据中心认知的契机。数据中心不再是城镇郊区冷冰冰的“大盒子”,而是可以融入城市肌理,在满足数字时代需求的同时,助力城市复兴。
随着米兰、华沙和马德里等新兴数据中心市场力图成为重要的数字中心,开发商有机会凭借创新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引领潮流。适应性再利用或许正是释放这一潜力的关键。
对于一个建立在变革承诺之上的行业来说,利用过去来建设未来似乎是恰当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