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察 / 适应性再利用如何重塑欧洲发展中市场的数据中心增长

17/02/2025

适应性再利用如何重塑欧洲发展中市场的数据中心增长

作者:Richard Battey,Currie & Brown 董事

在日益数字化优先的世界的推动下,数据中心行业蓬勃发展。但在欧洲最发达的数据中心枢纽——法兰克福、伦敦、阿姆斯特丹、巴黎和都柏林——压力开始显现。空间稀缺,电网紧张,监管机构的控制也日益严格。

寻求新机遇的开发商正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城市,例如米兰、柏林、华沙和马德里。欧洲发展中的数据中心市场拥有更低的成本、政府激励措施以及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这些因素极具吸引力。然而,这些市场也存在诸多障碍:不熟悉的法律框架、碎片化的供应链以及欠发达的基础设施。对于瞄准这些市场的开发商来说,挑战与机遇同样真实。

这就是适应性再利用可以产生重大影响的地方。

重塑案例

适应性再利用——将现有建筑重新用于新用途的过程——并非新概念。我们曾见证过将旧工厂和仓库改造成创意空间或豪华公寓的城市复兴。但它在数据中心(尤其是在发展中市场)的潜力才刚刚显现。

逻辑很简单:在土地征用和新建成本高昂或复杂的地区,为什么不改造现有设施呢?仓库、工业用地和空置商业地产通常具备容纳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所需的结构完整性、空间和可用电力。

以米兰为例,这座城市拥有令人骄傲的工业历史。它闲置的工厂,让人想起制造业的鼎盛时期,非常适合作为边缘计算中心。华沙那些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苏联时代建筑也提供了类似的机遇,而马德里闲置的物流中心则位于重要连接路线的交汇处。

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除了实用性之外,适应性再利用与更广泛的可持续性理念相契合——可持续性日益成为各行各业商业决策的决定性因素。众所周知,数据中心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其建设会留下大量的碳足迹。

据业内估计,改造现有建筑结构可减少高达75%的隐含碳排放。这对于渴望吸引外资并保持自身环保信誉的发展中国家政府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意味着减少碳排放。数据中心可以回收废热,将多余的热量输送到附近的住宅、学校或企业。这在米兰、华沙或苏黎世等气候较凉爽的城市尤其有利。

当数据中心靠近需要供暖的建筑物时,这种方法效果最佳。经过改造的建筑物是理想的选择。这样,曾经的运营副产品就变成了宝贵的社区资产。

例如,在挪威,一个数据中心为数千户家庭供暖,而日本的另一个数据中心则利用废热来养殖鳗鱼和种植蘑菇。1

未来的挑战

当然,并非一切都一帆风顺。适应性再利用项目本身就面临复杂性,尤其是在欧洲发展中市场,那里的数据中心监管环境可能非常复杂。在保护建筑遗产的同时,满足现代数据中心的需求(例如冷却系统和备用电源),需要精心规划并与当地政府进行协商。

然而,对于开发商来说,这些挑战并非不可克服。为了以较低的前期投资和较短的交付周期进入高增长市场,这些成本是值得承担的。

重新定义数据中心的增长

适应性再利用不仅为开发商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更是一个在公众意识中重塑数据中心的机会。经过改造的设施不再是城镇郊区那些单调乏味的“大盒子”,而是可以成为城市肌理的一部分,在满足数字时代需求的同时,促进城市复兴。

随着米兰、华沙和马德里等发展中的数据中心市场力争成为重要的数字枢纽,开发商有机会凭借创新、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引领潮流。适应性再利用或许正是释放这一潜力的关键。

对于一个建立在转型承诺基础上的行业来说,重新利用过去来建设未来似乎是合适的下一步。

1 DCD:日本雪冷数据中心开设鳗鱼养殖场

Share